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1/3/22 13:58:25被阅读了
美国休斯顿大学研究教授布瑞妮·布朗曾在TED演说中提到:“故事是有灵魂的数据。”这是对故事最高级别的评价,也诠释了故事在传达中的重要性和意义。有趣的故事是一场演出的灵魂,也让传达的过程充满趣味,更让传达者充满魅力。
01、故事的完整结构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故事到底是什么?很简单,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素材,用具体的方式去表达一个理念或者观点,或者去展现一个人物,从而影响他人。
故事的要素有哪些?
第一,要有人物;
第二,要有人物所推动的事件;
第三,要有讲故事的目的,也就是你通过故事想去传达的情感价值观,从而才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感和共鸣感。
02、讲故事的训练方法
1、学会以时间为导入
故事的第一个要素就是时间。常用开头语是:“记得在···”,可以说这是讲故事万能的开场白。一来是能帮你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思绪,二来是可以轻松的将听众引导到你所创造的故事情境中,并有回到故事发生的时间点的感觉。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
故事的情节性是十分强的,而且故事的主题大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讲故事以前就要先研究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比如,我们要讲《皇帝的新衣》这个童话故事,那么你就要分析其中的几个人物,以及他们的性格,然后把国王的愚蠢无知,骗子的狡诈阴险,大臣的阿谀奉承、不分是非,乃至小孩的天真无邪都用语言表现出来,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3、注意描写一个细节
如果讲演者的时间较短,建议讲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细节做整个故事的载体支撑,并通过这个细节的生动刻画让人们牢牢地记住你所要传递的思想、或表达的观点等。讲故事最忌讳太多“描述性”的词语,一定是要利用画面感、人物对话等来模拟故事的真实场景。
4、掌握故事的语言特点
故事的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语言,其最大的特点是口语性强、个性化强。所以当我们拿到一个材料的时候,不要马上就开始练习讲,而要先把材料改造一下,改成适合我们讲的故事。
5、注意情感的适度把握
在演讲时我们比较常用的是自己的故事,这也非常容易情感代入。但当我们要讲的是别人的故事或者一则材料时,就要非常注意做到与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相结合。当然,情到深处自然来,要投入,但不要“陷入”。
另外,要时刻注意设计自己的表情、动作,看看外在的动作呈现与内在的情感投入是否相一致。
不管多么复杂的演讲技巧,只要多加练习,都能够很快熟悉并掌握。让学会讲故事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流利的口才自然而然就会养成了!
【学习当众讲话,去豆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