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1/4/18 13:46:53被阅读了
还记得上学时,老师让我去讲台前面给大家讲几句,把我紧张一晚上都睡不好,总是担心自己忘词、说不好,担心下面的同学嘲笑我。
后来,在职场上,刚开始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锻炼的机会多了,你所担心的这些事情,比如害怕、紧张、忘词、读稿、不知道说什么、语无伦次、逻辑混乱、记忆力不好、现场气氛差、普通话不标准等等,这些都能克服,关键还得有方法。
1.敢上台,是胆量、勇气,更要有一种“利他”心态。
我记得在大一上外教课,我们那个外教特别活泼,邀请一名同学上台配合,问了四五遍,底下的同学都很沉默,后来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弱弱举起了手,后来事实证明,我表现得还不错,也赢得了老师的认可,和同学们的掌声,所以迈出第一步很关键,这是勇气的力量。
今天,在职场上,领导邀请下属上台发言、谈论想法,很多人就在想,我说了接下来的内容,同事们会不会认可我啊?领导会不会觉得我优秀?如果我说砸了怎么办?那还不如不说。每每想到这里,你就会退缩。
这是一种“怀抱索取心”的心态,是不对的。
这种心态,会让你在演讲前,多方面考虑他人反馈,而你要讲的内容就不会发自真实内心,因为,你多少有一种虚荣感,并且在讲之前,会让你自己背上无论如何要演讲得好的压力。
你承担巨大压力,必须讲得好,才能让观众对你称赞,对你表扬,自身就会陷入紧张!
演讲不一定要讲好,而是你讲的东西对别人要有用。
分享,是给予而非索取。
正确的演说心态是:分享、利他、知止。
也就是说,你讲的话,让别人听完受益了,对别人工作生活思想有启发,有帮助。
2.提前打草稿,有条理归纳很重要,头脑清醒有逻辑是关键。
有很多朋友,在饭桌上并不内向,能聊天,会讲笑话,但一到公共场合就傻眼了,自己也会发怵,自信心也是备受打击。
不得不说,不管是员工还是老板,上台演讲能力会成为一个标配,这样的场景会越来越多,发言、讲话、报告,提案,路演,哪个都少不了它。
自己没有即兴发挥的本事,那就提前做好准备,提前打草稿,并条理性地归纳出一二三点来,这样便于你梳理自己的条理,也便听众理解和记住你的讲话重点。
(1)围绕核心主题,制订好框架,心中不结构,不慌张。
(2)语言该怎样组织?不用咬文嚼字,说得越平和,你表现会越自然。
(3)开头该怎么说,让别人有兴趣听进去?这一点也很关键。
这些都需要上台演讲者认真思考。
3.实在不能脱稿,可每分钟至少两次抬头看观众
如果你觉得拿着稿子上台更安心一些,拿着也不无妨,但在演讲的时候,千万不要一直死死盯着手上的稿子读,这样会显得很傻很沉闷。
而且,稿子也一定是自己写的,或改过,适合口头表达的词语。
在演讲的时候,眼神的互动很关键。
第一次上台,作为新手,最怕的是和一群人的眼神对视,所以你可以避开那些陌生人,把你的视线放到熟人身上,放在你认为对你最友好最配合的人身上,眼神的肯定也是一种力量。
4.克服紧张的关键:台上与台下并不是对立关系。
你在台上演说的时候,下面的人,有人窃窃私语,有人玩着手机,甚至有人退场……人家根本就没有把你当成一回事,你讲的抑扬顿挫,特别动情,别人根本没有听进一二,所以这个时候,你的心态要好,你要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台下没几个人会把你当回事,即使你失败,也没人会记得你。”
这样想想,谁也没有比谁更了不起,但这一片空间里,你能站在讲台上,而别人只能聆听,此次此刻,你也是这些人的主角啊!
5.多实践,经历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熟了。
演讲从来不是靠读一篇文章,学两个方法就能瞬间弄明白的,重要的还在于你的实践。
好比开车一样,学了那么多规则,你一次都不摸车,不上路,照样不知道该怎么走。
所以,一定要通过经常性的锻炼和练习来提升,刻意地把很多场景都当做你练手的机会,必要时自己录音下来回去听,毕竟你最了解哪种方式最适合你。
【学习当众讲话,去豆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