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1/5/28 13:57:06被阅读了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互动、沟通、交流的过程,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能使学生们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培养乐观豁达的品格,在今后的生活中适应环境,应对各种问题。
但人际交往的能力并非天生,它需要一个学习训练的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交往的场合灵活运用。
然而,现在的学生面对的是电视机、电话、电脑等,缺少与人面对面交流沟通,中小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比学习问题还要严重。
在人际交往中,当今的中小学生存在的障碍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文明交往,不礼貌待人
二是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并交流
三是闭锁的心理
四是行为、举止、语言上的障碍
五是认知障碍
那么,该如何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交往指导呢?
一、加强学生个性修养的教育
1.豁达大度:就是说性格要开朗,气量要宽宏。
2.克己忍让:“君子忍人所不忍,容人所不容,处人所不处。”除了原则上的问题,要学会忍让,还要尊重别人,要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原谅别人的非礼和失误,不去无端议论、指责别人,更不要诽谤污蔑别人。
3.热情真诚:热情是一个人在交往中发自内心的兴奋,是对他人的悦纳而表现出的友好。
二、组织活动,为交际创设情境
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多参加校内外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增进学生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学会调节冲突和解决矛盾。
三、针对心理,矫正学生的交往障碍
随着时间场合的变化,交往对象有改变,我们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地交换,例如,在父母面前,你是女儿;在老师面前,你是学生,在离店时,你是顾客……这时应该建立起交际中的“角色意识”,适时适地的变换自己的角色,获得交际的成功。
四、交往艺术
1.重视第一印象:就是在第一次相遇或间接了解时产生的印象。人际交往,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
第一印象良好,可以成为人们心理相容的有利因素,反之,则会使你痛失良机。
2.多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在交往过程中,双方的信念、价值观、兴趣、爱好及背景越相似,就越能相互吸引,缩短彼此间距离,容易产生共鸣。
3.学会赞赏: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们之间,也需要经常互相肯定和表扬。我们应该多赞扬别人的长处。
4.把握交往的深度:交往对象之中按亲密程度可分陌生人、熟人、亲密朋友和亲人。
对于陌生人,自我暴露无遗水平极为有限,对熟人,其深度广度有所增加;对亲密朋友和亲人,则自我暴露水平可以很深。
当然,每个人都有隐私权,即使对最亲密者也未必完全敞开心扉。相反,适当有所保留可省去许多麻烦,并增加几分神秘感和吸引力。
千万不能忽略对人际交往的指导,因为,这是一个人生活于社会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交往能力,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社会。
【学习人际沟通,去豆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