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1/6/3 16:05:07被阅读了
古人说“祸从口出”,都是因为口里说出的言辞招来祸患。而“吉人”的言辞不会招祸。“吉人之辞寡”,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不会说那些无用的废话,只要说出来就是利益他人。“躁人之辞多”,浮躁的人心里不定,见到人特别话多,你只听他说话,他没有让你说话的机会。这种人说话,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令听者很疲劳。而且“言多必失”,言语多了一定有说的话让人受不了,或者说的话不是时候,就会招来灾祸。
所以,在言辞上,不要学浮躁的人,要学吉祥的人。浮躁的人说话,不是得罪某一个人,就是对社会人群产生伤害。就像现在的一些公众人物,说出来的话都是坏人心术,把人引到邪路上。所以,正当的言语才说,不正当的言语不要说,否则会伤害人,不仅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因为话多伤气。
所以我们要学“吉人之辞寡”,这样事事都吉祥如意,才能够把口业转成清净的业。“吉人之辞寡”,我们与人说话的时候,还要多引用经典上的话,多引用圣贤的言语,比如说孔老夫子的话、孟子的话,我们要常常引用,这个言语自然就安定了。这是最切实可行的修行方法。
所以这个“安定辞”,就是“审言语也”,告诉我们的言语要审慎。像在《弟子规》中,也有很多关于言语的要求,比如说,“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就像我们说话的时候,不要讲那些黄色笑话、欺骗人的话、不诚信的话,这些都是要避免的。现在的很多领导在吃饭的时候、交谈的时候,也都讲黄色笑话,以此来取乐,但是这样一来,就让这个领导不太受人尊重了。所以言语特别的重要。
我们经常说要讲“爱语”,这个“爱语”不是花言巧语、取媚于人、巴结奉承的言语,而是对人有真实利益,能够提升他、帮助他、教育他、提醒他的话。古人有一句话说:“力贱得人敬,口贱得人憎。”一个人很愿意出卖自己的力气帮助别人,这样的人,常常受人尊敬;而一个人言语过多,过多又不妥当,就会遭人厌恶。
《周易》上还有一段话,对我们观察一个人的言语、了解一个人的性情也非常地有帮助。这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将要背叛的人,他的言语表现出来就是惭愧不安;心中有疑虑的人,言辞表现出来就是散漫枝节;吉祥的人,言辞少;内心浮躁的人,言辞多;诬陷好人的人,言语表现出来就是游移不定;失去操守的人,言辞就会屈曲不直,因为他做错了事,失去了操守,所以有一些理屈词穷的感觉。
在《了凡四训》上有一句话,说一个人有很多过恶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见君子而赧然消沮”,就是看到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他会感觉到很不好意思,很惭愧,非常地扭捏。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很惭愧,表现在外面,就是言辞屈曲不直。所以你看,我们观察一个人的言语,也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品性。
【学习当众讲话,去豆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