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1/12/26 14:41:13被阅读了
很多企业家朋友都会遇到老员工管理的苦恼,一方面他们经验丰富、技能熟练,是企业的“一块宝”;另一方面,当公司试图转型,尝试新业务时他们似乎没什么积极性。
到底如何让老员工焕发“第二春”,同时让新员工尽快融入团队?
01、让老人做新事,让新人做老事
拿滴滴来说,它的原则是:派遣在公司就职超过2年的“老员工”去尝试新事物。每开始一项新业务时,就会安排熟悉团队文化的员工负责。
这样一来,团队间的沟通成本就会大大降低,毕竟老员工对公司了如指掌,能更快调动公司内的资源。
当然,在实际运行时,也要根据业务性质来区分:
如果是一些颠覆性的行业,阿里是选择让新人做新事,让有潜力的新员工通通到碗里来、多加锻炼。
而如果是非颠覆性的行业,才是老人做新鲜初创的事、新人做成熟运作的事,从而为老业务带来一些新思路。
02、安排满5年的老员工进行轮岗
管理学中有个名词叫“成长曲线”,是说员工在某一岗位的学习速度通常会呈现“前期学习快,后期学习速度递减甚至趋于0”的特点。
当成长曲线到头时,企业可以通过调岗轮岗的方式,为员工设计一条新的成长曲线。
他们往往会从事具体的管理和业务工作,当然,也有相应的奖励机制。一方面能再次激发老员工的工作激情,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分公司和总部对接更顺畅。
03、改造有经验的人,不行就淘汰
老员工往往具有忠诚度,但实际上,没有绩效的忠诚度等于0,尤其对于销售型的企业来说,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要严格量化和执行考核指标,从而避免员工无所作为的现象。
另外,企业也可以经常进行人才盘点:
一是有才有德的明星;
二是无才肯干的耕牛;
三是有德无才的老白兔,以老员工为主;
四是无德无才的野狗,对目标和价值感认同低。
我们会发现,当公司很小的时候,对公司伤害最大的永远是野狗。但当公司大了,机制完善以后,对公司伤害最大的不是野狗,而是那些霸占资源和机会的“老白兔”。
04、以身作则是最低成本的管理
比如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企业老板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掌局者和决策者,适当放权给老员工;当面对高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时,又要以身作则,成为改革的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