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2/1/12 16:48:42被阅读了
在公众前演讲,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可能是难度最高的表达方式,许多人一生都很难学会在公众场合讲话的技巧。如何提升自己的上台演讲能力?勤学苦练虽然必不可少,可练习的方法技巧甚至更为重要。本文将把上台演讲需要克服的困难分为三个阶段,并提供相应的对策来尽数攻克。
一、初级阶段:如何克服上台后的紧张情绪?
二、中级阶段:有演讲稿情况下的汇报技巧
三:高级阶段:即兴演讲技巧
一、初级阶段:如何克服上台后的紧张情绪?
马克吐温曾说,这世上只有两种演讲者,一种是紧张的,一种是假装不紧张的骗子。美国喜剧演员塞恩菲尔德说得更为形象,参加葬礼的时候,躺在棺材里要比站在那里致悼词要舒服得多。这句话说得非常贴合现实,美国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人们最恐惧的第一件事就是演讲,第二才是死亡。
克服紧张情绪是演讲者需要面临的第一关,如果希望有效克服台上的紧张情绪,先分析并了解自己处于哪一种情况非常有必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1.面对台下大批观众,特别是众人的灼灼目光,不敢正面相视。
感到紧张的演讲者通常会不敢直视台下观众,尤其不敢直视观众的目光。这种情况下的紧张一般来源于演讲经验不够丰富,第一次登台面对大批观众的演讲人很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
对策:
(1)如果观众当中有熟人,可以多看看熟人,一般看熟人不会感到紧张,同时也让演讲人的目光可以扫向观众,而不是低头看地板。
(2)上台之前,在脑海中想象一幅「自己站在台上,面对台下大批观众殷切目光」的场景。在想象这幅场景的同时,最好在脑海中过一遍演讲稿(不一定逐字逐句,但要完整说一遍)。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演讲人提前做好面对众人的心理准备。
2.演讲时容易卡壳,不知怎么往下说,感到紧张。
演讲者如果内容准备不够充分,在最熟悉的内容讲完之后,就会感到紧张。有些人上台前粗略准备了一些内容,以为自己能轻松讲完,但上台后2分钟把所有东西讲完了(讲的过程中遗漏了很多细节),这时会感觉无话可说,但又不能立即结束,大家以为你只是开了个头,于是便落入尴尬且紧张的境地。
对策:
(1)内容方面
即你准备讲什么。演讲人根据听众需求准备内容,为了确保演讲效果,所准备的内容最好超过实际要讲的内容,一方面更多背景和衍生信息有助于演讲者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所讲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应对当场提问。
(2)结构方面
即如何讲。结构与内容同等重要,因为结构有助于建立整个演讲的逻辑,关乎观众的接受难易度。如果你的演讲内容是根据时间线排列,并且是亲自经历过的,通常就会熟稔于心。偏技术类的演讲可以按照逻辑推理顺序或者空间顺序排列,也会易于记忆及理解。
3.对自己的语言表达患得患失,怕讲不好,造成紧张
演讲者通过自我感受来评判自己的演讲,而观众是根据信息的有效性来评价演讲。很多时候演讲者讲得有点磕巴,自己觉得不够自信,但观众却会给予不错的反馈,因为内容对听众有效。而有时演讲者神采飞扬,谈笑风生,听众却哈欠连天低头看手机。
对策:
认识到上述问题,你就会明白自己的感觉并不是最重要的,听众最关心的是你传递的内容和信息是否对他们有价值。所以只要内容切中听众需求,不必过于担心,完全可以把注意力放到演讲的内容上来。另一个关于听众的事实是,大多数的演讲都不可能征服所有听众,总会有人喜欢有人没兴趣,所以上台演讲的时候,不必去考虑大家会不会喜欢,那应该是准备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的。
二、中级阶段:有演讲稿情况下的汇报技巧
一般做一些专业性强的汇报时,我们往往会精心准备好自己的稿子,可俗话说,好马配好鞍,有些人好不容易把项目PPT做到了90分,又严谨又丰富又漂亮。可一开口,念经一样的语言却拉低了整个报告的水平线,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竟然没有人能听下去。
有些汇报本来信息量就大,又是专业名词、又是数据、又是分析,本来听着就费劲,偏偏还有人能把它说的更没劲。没有任何重音和语速的变化,容易让别人听得昏昏欲睡,毫无收获。在“中级阶段”,我们就讲讲在做汇报时,怎样让别人听得轻松,听得入神,不再昏昏欲睡。
1.以重音划重点
重音的不同,对意思的传达极其重要。有些人在演讲时心里清楚应该强调什么,但嘴上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里有两个技巧:
(1)用相对更大的音量、更高的语调来强调重音,给人听觉刺激。
(2)遇到重点,放慢速度。一般来说,你给了一个词语更多时间,就表明了你的重视。
增大音量、提高语调、放慢速度,其实都是用强对比弱、用慢对比快。重音就是对比出来的。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重音千万不能过多。处处用力,等于没有重音。每个句子,有一两个重音就好。
2.通过提升自信来控场
首先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如果演讲者不把现场当成自己的主场,那将是很难控场的。如果把吸引观众这个任务当成主要追求,那么,演讲者是把自己当成是从属的,而把观众当成是主要的。那就变成了观众的主场,即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控场。
所以,在台上时,要在心中时刻提醒自己:这个现场,对于我所说的这些内容,我才是专家,不是他们。无论自己讲的是什么,而他们坐在底下的人是厉害还是不厉害,一定在你准备的东西里面,有自己的特色,是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提醒自己这一点,强化这种感觉,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找回主场感觉,然后就是自然而然的控场。
三、高级阶段:即兴演讲技巧
演讲中的高难度级别,就是即兴演讲。即兴演讲虽然属于“高级阶段”,在演讲中的比例却也不小。大到被临时邀请登上几百上千人的舞台上发言,小到平时的各种面试、遇到老板时被问起工作等,都可以说是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虽然困难,但还是有方法可以训练,有技巧可以应对,让你一遇到即兴演讲,即使还没想好,但是根据这些方法技巧,你还是可以有话可讲,甚至边想边讲,边讲边想,不至于自己无话可说,呆呆站在那里。
下面就介绍几种即兴演讲的训练方法。
1.散点定向联想法
散点定向联想法,顾名思义,分为散点联想和定向联想两个部分。
散点联想简单说,就是将几个看似没有关联的、不相干的词语,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巧妙的串联起来,组合成一段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散点联想法,平时就可以和家人一起练习,也可以和朋友一起练习。不要让思维受限,可以天马行空的联想,故事越丰富越有血有肉越好。
但回到即兴表达当中,如果你只会永远做纯粹的散点联想,你的表达可能越来越发散,没有回到主题,让听的人也不知道你想说什么,虽然你说得很棒、你虽然说得很奇特、说得很有趣,但跟主题有什么相关呢?所以在实际表达中,不能纯粹的做散点联想,而是要做散点的定向联想,定向联想的意思就是要把某一个散点联想到演讲的主题,这两者看似无关,但要找到背后他们的某种关联、某种特质从而联系在一起。
2.扩句成篇法
在小学或者在初中写作文的时候,其实老师就给我们提出这种要求了,要学会把一句话展开成一段话,或者把一句话甚至要展开成某一篇文章。在即兴表达当中,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其实变得很重要。其实一段表达跟—棵树是一样的。一棵树只有枝繁叶茂,看起来才会觉得很有充实感;一段话也是要枝繁叶茂,看起来才会有获得感。
扩句成篇也有着现成的技巧。第一个叫举例法,举例法除了在讲话的时候可以使用,很多时候在表扬别人的时候也能用到。比如在提出一个表扬之后举个例子说出细节是什么,人们往往很喜欢听的是细节上的表扬,这叫举例法。
第二个叫重新定义法,当你说完了一句话,感觉不知道对方听懂没有,那没关系,你可以对这句话当中的某些词做一下自己的解释,往往会让对方认为您的思考是有验证的是有深度的,这叫重新定义法。
最后想送大家一句话,积累比技巧重要,练习比学习重要。希望大家在这篇文章中有所收获后,多去练习,积累素材,培养感觉,争取早日成为一名自信的演讲者!
【学习当众讲话,去豆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