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2/4/7 15:02:48被阅读了
为什么以严厉著称的柳传志在儿子的结婚典礼上可以说出那么感人肺腑的话?那是因为他知道,此刻他是一名慈爱的父亲。
为什么罗辑思维的罗振宇在深圳跨年演讲上能一人连讲4小时,击败各家卫视收视率?那是因为罗胖心里非常坦荡和自信,他就是以一名知识供应商的角色和大家在一起终身学习。
所有能在舞台上侃侃而谈,充满激情和拥有坚定信念的演讲者,都是因为他们心里有一个明确的自我“角色定位”。
我们知道,对于一名企业领导人来说,登台前的自我“角色定位”极为重要,别人如何看待你,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你自己。
企业领导人其实时刻面临着不同的讲话场合,需要随时转换自我“定位”:
你经常要在企业内部和管理层、基层员工讲话;
对外,你需要在招商会上向目标客户发言;
或者,在一些沙龙、宴会上,你要向来自各行业的人士分享见闻……
你是不是开始意识到,不同的演讲场景,你要转换不同的角色,做不同的定位?
如果你在对员工演讲时,没有作为整个团队领导者的霸气和担当,那么员工就可能不信任你;
如果你在和客户谈判交流时,你没有表现得那么沉稳自信,那么客户就同样会对你的产品和实力没有信心,从而丢失好合作;
如果你在宴会等社交场合,还大谈你的产品信息不止,那么就会让在场的来自各个行业的听众心生不满……
可见,演讲中最重要的就是角色定位问题。定位是解决“我是谁?”“我要传递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我要为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和影响?”的问题。为此,这里分享演说定位的三个步骤:选择角色、进入角色、跳出角色。
01“选择角色”
选择自己在演说中的角色,确定演说的目的。
如果每一次演讲都用同一种角色定位,或者是错误的角色去演说,结果可想而知。
对演说的定位也要落实到每次演说之上。这一次演说的对象是谁?我演说的目的是什么?是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是塑造企业的品牌?是销售企业产品?还是将我的思想传递给听众?只有对演说的目的有明确定位,你的演说才会有重点、有逻辑。
“选择角色”后再上台,你会更胸有成竹。
02、“进入角色”
进入你为自己选择的“角色”,用这个“角色”应有的方式来进行演说,也就是表演中常说的进入角色。
可以说,“进入角色”是整个演讲中最为主体的部分,“进入角色”是否到位,就体现在你的整个演讲呈现上。
演讲的呈现除了我们最为熟知的演讲语言内容的表达外,还包含你带给听众的听觉(含:呼吸、语速、音调)和视觉(含:站姿、手势、眼神、面部表情)印象。
03、“跳出角色”
能进入也要能跳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在跳出角色之后,才能迅速进入下一场演讲,进行下一次的角色进入。
而跳出角色还有另外一层的含义,那就是演说者还应该学会超越“角色”,即不将自己禁锢在已经选定的角色定位上,而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审视自己和演说,这样,演说者才能不断进步与提升。
真正的成功人士都是非常善于“定位”,进行角色转换的。他们在台上演讲时充满霸气和风范,而当他们走下台,面对各行业嘉宾时,总是以谦逊的态度交流,当他们回家和家人相处时,往往又是亲切随意。如此的通透多面,才是真正有智慧的领导者。
最后,希望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助你打破原有的演讲定式,成为一位更灵动通透的演说者!
【学习当众讲话,去豆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