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位置:豆瓜训练 > 沟通杂谈发布时间:2022/4/7 15:23:29被阅读了
有很大一部分人,之所以没办法跟别人好好聊天,宁愿通过社交媒体与别人互动,就是因为他们不敢站在别人面前说话。
其实,只要解决了“胆量”这个问题,你自然就会变得脸皮厚,从而就能够勇敢地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幽默感开玩笑,甚至去回击别人不公的言辞。
胆量就是脸皮。当你懂得怎么提升自己的胆量,你的脸皮自然就会“变厚”。
问题是,到底要怎么做呢?
为什么会觉得紧张?
在我看来,锻炼口才要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功锻炼;
这个锻炼你自己一个人在家就可以。
通过对练习材料的朗读、复述、背诵等,再运用自言自语的方式去改善自己表达的流畅度,这个在家就可以完成。
第二阶段,心态的锻炼;
但是在家锻炼,只能锻炼你的基本表达能力。可是这个表达能力能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还跟你的心态有关。
因为你不可能待在锻炼口才,你就能够提升到自己的胆量,你需要走出去,让大脑适应紧张的感觉才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当众说话之所以会紧张,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依然保存着遭遇危险时的反应机制。
当大脑检测到恐惧时,就会自动切换到抵抗、逃离或者冻结(即装死)的模式。一旦进入这种警惕状态,大脑的理性思维就会“断开”,只凭本能行动。
而当众说话,是一种不熟悉的未知情况,我们无法知道按照自己平时的方式说话,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诸如会不会像跟朋友聊天时那样轻易地哈哈大笑,或者会不会像与家人说话时,即便自己说错话也能获得原谅?
面对外界这种陌生情况,我们并不知道“确定性”的结果。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即便是假想出来的伤害或危险),大脑自然就会对此产生恐惧感,从而去保护自己了。
既然如此,想要解决这个情况,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大脑多一点适应这种紧张的情况,用实际情况去“告诉”大脑,原来这种做法是不会有不好的结果的。
当大脑对这些类似的情况越发熟悉之后,那么下一次你遇到类似的情况,由于大脑已经对此变得“有确定性”,自然害怕的情绪就不会这么严重了。
是的,这也是大脑学习新事物的一个必要流程。
不管你要学习什么,在刚开始的阶段都是困难的,你要留一些时间给大脑,让它去感受和适应新的情况。
当你学习一个新的东西时,觉得困难了,觉得很难入手了,你一定要跟自己说:“没关系,现在大脑正在适应当中,先不要急,让大脑慢慢感受一下做这些事的感觉。”
而不是一尝试后觉得困难了,就想着放弃,想着逃离,想着偷懒,动不动就要回到自己的舒适区当中。
所以,经常把自己暴露在紧张的情况下,让大脑好好适应紧张,这是第一步。
从日常生活中入手锻炼
那怎么让自己更好地暴露在人前,以此锻炼自己的胆量呢?
我在以前的很多文章都提到过,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我会强迫自己跟一些商场里面的销售员、服务员聊天的。
后来在大学时参加演讲辩论社团,有了这样一个环境去锻炼自己,我就再也没有采用以前那种方法了。
但是,如果你缺乏这种特殊的环境,最好的方法,还是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与别人交谈的机会。
我分享一个例子,前两天我和同事去海底捞吃饭时发生的事情。
前两天八点左右下班,我带着两个跟着我工作,算是下属的同事一起去海底捞吃饭。而当时服务我们的,是一个年轻、高挑的小姐姐。
这个小姐姐非常热情!当然,这在海底捞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坐在我旁边的一个男同事,觉得这个小姐姐挺好看的,有点对她心动,想认识她,跟她做朋友。
我跟她聊了几句之后,发现这个小姐姐才19岁,还在念大学,只不过放假过来海底捞兼职而已。兼职完之后,就又会回去上学了。
而我那个男同事是25岁,很想拿到小姐姐的联系方式。希望我能够想想办法,因为他对此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开口。
我就说了:“在海底捞拿到小姐姐的联系方式会很难吗?她们这么热情地服务客人,你提出这样一个要求,用一个理由简单包装一下,说下一次有她在的时候才过来海底捞,因为她的服务质量很好,这样就行了。”
不过我也说,这样拿到她的联系方式,大家也未必会有很好的后续!除非男同事在前期打造出一个很好的印象,让小姐姐愿意继续跟他接触。
男同事不明白,让我去示范一下。
在差不多吃完东西之后,我就问这个小姐姐:“你好,请问我在海底捞吃饭觉得无聊,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心情欢快一些呢?”
小姐姐说有的,可以跟我们玩游戏,于是她就拿出了一堆积木,打算跟我们玩“叠叠高”这个游戏。
我心想,这挺好的嘛,在玩游戏的互动过程中,就可以给自己塑造出一个不错的印象。我就暗示男同事,要好好跟小姐姐互动。
问题是,全程都是我在帮他互动!
当小姐姐叠好积木之后,就跟我们说:“谁赢了,我会给你们一份小礼物,谁输了,就要给别人拍一下头。”
一个口才好的人,听到对方这么说,肯定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最佳的反应时机”,是一个塑造自我印象的最佳时刻。因为,你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去回应她。
我在以前的很多文章都说过,用正常的思维回答,以及用发散性的思维回答,会得出不同的对话内容和气氛的。现在既然是搞气氛,当然不能用常规思维回答了。
为了给男同事示范,我就回答说:“那你肯定会输了!因为我从2岁开始,我玩这个游戏就特别厉害,全幼儿园都没有人是我的对手。所以你输了的话,千万不要介意我把你的头发弄乱!”
我说是这样说,但即便我赢了,我也只是轻轻地拍一下小姐姐的头而已。前期把自己塑造得“很坏”,后期真正做的时候,却“很好”,别人自然就会觉得你很不一样。
但是,很多口才不好的人,往往很担心自己的形象受损,总是介意自己的说了什么话,让别人对自己产生不好的感觉,最终导致自己说话不够大方,不够放得开。
总之,在锻炼的时候,避免一些不良习惯,同时融入一些有用的想法来减少说话时的焦虑感,并增加我们的信心,我们自然就能够克服到紧张的心理了。
以下分享三个基本建议:
第一,不要期望自己完美;
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都知道,也不要期待自己能够完美。
但是,当与别人交谈时,我们中的一些人都倾向于让自己留下完美的形象。我们会放大了自己的不完美,而忽略了一切美好的事物。
事实是,即使是最好的、最有经验的演讲家也会犯很多错误。当他们遇到这些状况时,他们会自我调整,继续优雅地前进,让一切都看起来很好。
这是克服紧张心理的关键之一:不要被错误影响自己。外人永远不会知道你的大部分错误,除非你停止,表现出尴尬,打破沉默并承认错误。
否则,保持自己的说话节奏,允许自己不完美。
第二,不要把说话的经历等同于你的自我价值;
如果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那么你可能在某方面是一个成功的人士,并且通过努力工作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而当众说话,只是你整体专业能力的一小部分。如果你对它没有信心,确实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你改进。
我见过其他聪明和有能力的专业人士在舞台上畏畏缩缩,好像突然之间他们的一切都是错的。
其实,你是否擅长当众说话,其实与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无关。这只不过是一种你可以通过练习和学习,而变得更好的技能罢了。
第三,避免对自己的紧张感到紧张;
缺乏自信的人,通常会感到紧张,然后就会因为他们的紧张而感到焦虑,这加剧了焦虑。这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紧张是我们的肾上腺素在流动,仅此而已。它是一种能量形式。成功的演讲者知道如何让这种能量为他们服务,并将紧张转化为热情、投入和魅力。
紧张也没关系,你也可以大方承认自己紧张,并让紧张为你工作。
只要你能适应紧张,即便是带着紧张说话,也不会有任何问题。这就是心理素质的体现了。
【学习当众讲话,去豆瓜训练】